首页 资讯 正文

这十年·文明润宿迁丨从“塑形”到“铸魂”,文明扮靓宿迁城市

体育正文 267 0

这十年·文明润宿迁丨从“塑形”到“铸魂”,文明扮靓宿迁城市

这十年·文明润宿迁丨从“塑形”到“铸魂”,文明扮靓宿迁城市

(速新闻记者 史雅琪)“乐享园林”遍地开花,背街小巷持续焕新,文化街区古韵流芳,剧场书院弦歌(xiángē)不绝……《宿迁文明20条(tiáo)》发布(fābù)十年来,宿迁坚持物质文明(wùzhìwénmíng)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双重发力,不断改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nèihán),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生态(shēngtài)空间拓展: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大公园”

“现在城市里树多、花多,处处皆是景,如诗如画。”今年端午假期,很多返乡宿迁(sùqiān)人惊喜地发现,宿迁城市面貌一年(yīnián)好过一年。

“城,所以(yǐ)盛民也。”早(zǎo)在2010年,宿迁便以“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闻名遐迩。但(dàn)这座城市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结合文明建设,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生态空间拓展。

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jiànshè)目标,宿迁持续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在乐享园林建设、公园绿地开放(kāifàng)共享(gòngxiǎng)、彩色(cǎisè)景观建设、低碳养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建成(jiànchéng)了鸟悦园、英雄园、通湖大道、迎宾大道等一批精品项目。根据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宿迁选用了地带性植被,推进以落叶乔木为主的彩色林荫路体系建设,累计建成彩色林荫路160条,系统化构建彩色林荫城市,打造具有宿迁特色的纬度(wěidù)地带性植物(zhíwù)景观。

为让(ràng)生态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宿迁立足(lìzú)存量背景(bèijǐng)下公园绿地的更新(xīn)(xīn)赋能(fùnéng),创新公园绿地服务新模式,开展“问需于民”公园绿地服务功能问卷调研,全面摸排(mōpái)市民对公园绿地服务需求,推动公园绿地服务功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驱动”转型。同时,探索“公园+”新模式,深入挖掘公园绿地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主题活动。去年以来,已组织各类活动60余场,吸引10万人次参与,推动公园绿地从优美“风景”到生活“场景”的全面升级。

数据是“绿意盎然”的最好证明(zhèngmíng)。目前,宿迁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lǜdìlǜ)为42.27%,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公园绿化活动(huódòng)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6.10%,市民(shìmín)出行300米即可步入绿色空间,抬头可见明媚“天空蓝”,俯首可见悠悠“碧水清(qīng)”,放眼满是宜人“生态绿”。

公共配套升级(shēngjí):从“基础满足”到“品质提升”

生态空间的(de)拓展,为宿迁的公共配套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月10日,记者在市区运河四号桥西侧的桥下看到(kàndào),这个曾经荒废闲置(xiánzhì)的区域,经过改造(gǎizào)后变成了充满活力的蓝色“海底世界”,不仅增加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健身场所(chǎngsuǒ),还搭建了爱心理发屋、便民小屋,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像这样“焕然一新”的角落在宿迁还有很多。“我们聚焦闲置地块综合治理、人行道板砖更新等13类治理领域,科学编排50项治理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可观、可感、可及的示范样板项目。”据市城管局相关(xiāngguān)负责人介绍,聚焦高水平建设“可爱(kěài)城市”,宿迁以(yǐ)“安全(ānquán)、实用、便利(biànlì)、美观”为原则(yuánzé),持续开展闲置地块综合治理、家门口“口袋公园”建设等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

去年(nián),宿迁(sùqiān)(sùqiān)深入实施《“可爱宿迁”城市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过每年科学编排实施100个重点项目,统筹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发展向功能完善、品质提高、内涵提升转变,全面打造“可爱宿迁”城市品牌(pǐnpái)。

城市(chéngshì)是人民的(de)城市。近年来,宿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找突破口、着力点,围绕市民健身空间不足、停车难、便民服务设施(shèshī)不完善等焦点难点问题,梳理制定一揽子问题清单(qīngdān),结合实施“可爱(kěài)宿迁”城市建设管理(guǎnlǐ)三年行动,持续深入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闲置地块综合治理、家门口“口袋(kǒudài)公园”建设等治理工作,进一步弥补城市功能配套短板,推进城市公共配套从“基础满足”到“品质提升”。

文化浸润(jìnrùn):从“活动普及”到“价值共鸣”

如果说生态是宿迁的底色,那么文化则(zé)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每个周末我都会来(lái)这(zhè)里看书,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已经成为我第二个‘家’。”6月11日,在宿城区双庄街道新时代(shídài)文明实践(shíjiàn)所内自习的(de)市民崔婷婷表示,这里是周边市民的精神家园,每到假期总是人挤人。这几年,宿城区双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jiàoyù)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在哪里(nǎlǐ),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宿迁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行(tuīxíng)、全域实践”,目前已经(yǐjīng)实现了县、乡、村三级(sānjí)阵地全覆盖。去年全市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6万场次,惠及群众90万余人。

立足现有(yǒu)特色文化资源、乡土人才队伍、品牌活动载体等优势,宿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zēngqiáng)吸引力感染力上(shàng)不断探索创新,培育出一批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活动品牌。

以“文明(wénmíng)(wénmíng)实践四季(sìjì)行”为品牌,宿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春之声、夏之韵、秋之颂(qiūzhīsòng)、冬之暖四大主题,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活动。同时,以群众喜闻乐(lè)见的内容为主题的“点亮星夜潮流文化季”“全民K歌大赛”“村BA篮球联赛”“周末大舞台”等(děng)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百姓演、百姓看、百姓评、百姓乐”,真正让普通群众成为舞台的主角……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田头,从传统节日到日常实践,宿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阵地(zhèndì)建设、品牌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维度举措,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网络(wǎngluò),让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源泉。

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宿迁绘就了(le)一幅幅动人的城市画卷(huàjuàn)。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大公园(gōngyuán)”,从“基础满足”到“品质提升”,宿迁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未来,宿迁将继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文化浸润为引领,书写更加辉煌的城市篇章(piānzhāng)。

这十年·文明润宿迁丨从“塑形”到“铸魂”,文明扮靓宿迁城市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